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
2017年6月2日 星期五
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
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
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
【We 旅足】高雄-武德殿
這「武德殿」一直在學校旁邊
但是以前的樣子都破破舊舊的
一點都不起眼
後來被圍了起來就重新整修
現在漂亮多了~~

是以前日本人的劍道場
所以在設計上放了不少武士道的味道在外觀上















-----------------
完整相簿
但是以前的樣子都破破舊舊的
一點都不起眼
後來被圍了起來就重新整修
現在漂亮多了~~
是以前日本人的劍道場
所以在設計上放了不少武士道的味道在外觀上

-----------------
完整相簿
![]() |
[2009.10.10]哈碼星-武德殿 |
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
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
【We旅足】台北捷運內湖線試乘
面對劍南路站最好的拍照點莫過於在對面的薇閣
真是一覽無遺呀!!
還可以看到急爬升的畫面
不過這幾天試乘因為是從劍南路站出發
所以看不到從大直站過來的車輛

站體相當大~
完全成了一個公園的狀態~還有地下公有停車場的設施

向東行駛的列車

捷運的加持讓這塊區域發展的更好更豐富了
相信原本人潮不少的美麗華區塊
會因更便利的交通而引來的大量人潮

這幾天太陽大到不行


這幾棟建築物像是在地圖上擺了幾塊積木

有點饒舌的賤南路站~
怎麼不直接取「美麗華站」呢
乾脆又直接~容易瞭解

因為還未全面開放~所以只能從前面進入

天花板有一些裝置藝術

這像不像青蛙呢?

大量青蛙軍團入侵了啦
購票機~還沒有開始用!
週末開放購票搭乘後就知道會不會當機出包了

這三天都可以現場拿體驗卷

才不過九點過一些些就已經拿到快三百號了

這體驗票沒法保留收藏
進站後就被收走了(忘記凹一下保留票根)
這圖示代表全家大小一起來用廁所嗎?

入口處寫了一些內湖線的故事

每個車門都有引導人員

站名旁有用括弧標註地標

延續木柵線的風格~站體與路線都在路中間
居高臨下的感覺~好棒呢!

試乘時間的車輛到這站就回頭了
基本上只要等一分鐘半就有一班車出現

這是不是代表內湖線放了很多車子呢
提高班次來因應尖峰時刻
以減低因車廂可載客數小(中運量的車廂)而造成的壅塞情形
與原木柵線的車廂外型有些許不一樣
更加圓滑一些

車廂內部由 單邊對坐 變成 雙邊對坐
▃ 走 ▃ => ▍走 ▍
▃ 道 ▃ => ▍道 ▍
雖然有人說這樣設計空間小了一些
不過比起木柵線的動線好多了~起碼走道寬了一些

要是用木柵線的車廂加上帶著行李的搭機客
肯定會塞到爆吧
另一項工程的不同就是~輪子的軌道(路面)是用鋼板鋪的
比起木柵線的混凝土路面~行駛起來安靜多了
也平穩很多

一坐上車的感覺就是~內湖線的車子很愛飆車呢
加速的很快~連過彎道時速度都不慢
這也是很特別的地方
也許是因為車輛的製造商不是愛火燒車的馬特拉
技術上有大大地進步吧
新路網已經更新了~只缺南港展覽館和南港站的連線


站體的外表設計也活潑化許多

每個一站體的鋼骨都有不同的顏色
(木柵線有這樣的顏色變化嗎???沒仔細注意過)

路線沿著大湖公園彎了一大圈
也是內湖線最大的賣點

大湖公園真的挺美得
大大地湖面、九曲橋和賞湖亭

頗有另一個慈湖的fu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真是一覽無遺呀!!
還可以看到急爬升的畫面
不過這幾天試乘因為是從劍南路站出發
所以看不到從大直站過來的車輛
站體相當大~
完全成了一個公園的狀態~還有地下公有停車場的設施
向東行駛的列車
捷運的加持讓這塊區域發展的更好更豐富了
相信原本人潮不少的美麗華區塊
會因更便利的交通而引來的大量人潮
這幾天太陽大到不行
這幾棟建築物像是在地圖上擺了幾塊積木
有點饒舌的賤南路站~
怎麼不直接取「美麗華站」呢
乾脆又直接~容易瞭解
因為還未全面開放~所以只能從前面進入
天花板有一些裝置藝術
這像不像青蛙呢?
大量青蛙軍團入侵了啦
購票機~還沒有開始用!
週末開放購票搭乘後就知道會不會當機出包了
這三天都可以現場拿體驗卷
才不過九點過一些些就已經拿到快三百號了
這體驗票沒法保留收藏
進站後就被收走了(忘記凹一下保留票根)
這圖示代表全家大小一起來用廁所嗎?
入口處寫了一些內湖線的故事
每個車門都有引導人員
站名旁有用括弧標註地標
延續木柵線的風格~站體與路線都在路中間
居高臨下的感覺~好棒呢!
試乘時間的車輛到這站就回頭了
基本上只要等一分鐘半就有一班車出現
這是不是代表內湖線放了很多車子呢
提高班次來因應尖峰時刻
以減低因車廂可載客數小(中運量的車廂)而造成的壅塞情形
與原木柵線的車廂外型有些許不一樣
更加圓滑一些
車廂內部由 單邊對坐 變成 雙邊對坐
▃ 走 ▃ => ▍走 ▍
▃ 道 ▃ => ▍道 ▍
雖然有人說這樣設計空間小了一些
不過比起木柵線的動線好多了~起碼走道寬了一些
要是用木柵線的車廂加上帶著行李的搭機客
肯定會塞到爆吧
另一項工程的不同就是~輪子的軌道(路面)是用鋼板鋪的
比起木柵線的混凝土路面~行駛起來安靜多了
也平穩很多
一坐上車的感覺就是~內湖線的車子很愛飆車呢
加速的很快~連過彎道時速度都不慢
這也是很特別的地方
也許是因為車輛的製造商不是愛火燒車的馬特拉
技術上有大大地進步吧
新路網已經更新了~只缺南港展覽館和南港站的連線
站體的外表設計也活潑化許多
每個一站體的鋼骨都有不同的顏色
(木柵線有這樣的顏色變化嗎???沒仔細注意過)

路線沿著大湖公園彎了一大圈
也是內湖線最大的賣點
大湖公園真的挺美得
大大地湖面、九曲橋和賞湖亭
頗有另一個慈湖的fu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![]() |
訂閱:
文章 (Atom)